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名校教育之间并非是完全的等号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富裕起来的中国家长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为孩子提供一个新的平台,把孩子送到发达国家接收更好的教育,这本身没有异议,而且的确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需要家长注意的是,既然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尤其希望孩子今后能在国外发展的家长,你的思维就不应再停留或者固化在国内教育和发展理念上,否则,就失去了送孩子留学的意义。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选择了留学美国的道路,却依然使用着中国式的思维。而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基本还是延用前苏联的模式:将大学本科教育的功能定位成培养”专业人才“。实际上我们的本科教育也基本属于普及的高等基础教育!目前我国的高中升大学的比例已经高于美国,大学的毕业率更是比美国高的多,这些都足以说明我们的大学教育也早已不是专业的人才教育,大学生也更不是以前的“天子骄子”。
在美国,本科教育已经成了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其根本目标不是培养专业人才,而是培养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下的合格公民:那些具备冷静的批判思考能力、条理清晰富有逻辑的沟通表达能力、全球化的文化视野、对新事物的兴趣和热情以及面对挫折的坚毅等基本素质的年轻人。
也正因为如此,那些淡化专业,强调基础能力培养的”文理学院“(包括综合大学里那些Liberal Arts College)依然是美国大学教育的基石。
来自业界的需求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对于本科毕业生而言,基本能力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看看麦肯锡和高盛等著名公司的录用要求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清晰准确的沟通能力始终处于面试的核心地位。
众多教育背景朴实但却叱咤业界的商业精英,以及在中国商界学界中鲜有名校骄子-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大家都知道:能力比知识重要、水平比文凭重要,如何处理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